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農村,療癒系風格旅行的最佳主角


最近這些年,台灣漸漸的迷上了日本「療癒系」的生活美學,不但在網路及媒體上大量的使用療癒系這個名詞,連設計產品、美食,甚至攝影視覺風格,也開始被這個名詞所攻略。雖然,我並不喜歡台灣老是愛使用外來名詞、字眼,我自己的寫作及用語也盡量避免直接使用這些帶有媚外的語法,但是,對於「療癒系」這個貼切又獨特的用詞,我也想不出中文有那個字詞可以像它如此的直接又簡潔的表達出意涵。於是,我欣賞它的無可取代性!

日前我到日本北海道的釧路鄉村旅遊時,聽見日本友人趴在火車的窗口上,一手在窗外的半空中,隨著風吹舞動,口中喃喃的說:「農村,果然是療癒系旅遊的最佳選擇!」時,我也嘴角上揚的微笑回應說:「是啊!看這窗外的風景,吹著涼風,彷彿煩惱和煩躁,都通通被吹走了,心情真舒服啊!」





是啊!從事旅遊寫作這些年,我想,我很能體會日本人口中所說的:「旅遊,有著心靈療癒的功能」這件事。因為,在旅遊中,我們除了開拓了視野外,透過一些沉澱,一些留白,還有一些抽離現狀後的反思,讓我們的腳步放緩,讓呼吸律動重新的組合,在一靜一思之間,內心很多糾結的思緒也會慢慢的鬆綁,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療癒的功效。





然而,每每當我和台灣的友人們聊到農村旅遊時,我卻發現台灣和日本對「農村」、「鄉下」的普遍性思維,有著大大的不同啊!特別是角色扮演的大不同。因為,台灣人習慣自己是本位主義的付出角色,大部份的人認為自己到農村或鄉下去旅遊,是去消費,去振興及幫助他們的觀光經濟;反之,日本人卻認為自己是受惠的角色,感恩農村及鄉下的自然與人文,有著撫慰心靈的安定力量,是大都會的鋼筋水泥叢林所缺乏以及無可取代的!因此,同樣是農村、鄉下自然景緻,同樣是老屋、古樹、人家,也同樣是涼風徐徐及夕陽漫漫,用不同心境對待,自然成就不同的面相及效益了!





不過,最近在我的廣播節目中,邀請了一些返鄉發展的年輕來賓談論他們的現狀時,卻意外的發現台灣新生代對於農村及鄉下的看法,有些不同了!而且,在他們的努力及改變下, 注入新思維、新作法,重新串聯起農村產業及休閒旅遊的新價值觀,讓台灣的部份農村開始起了新時代的化學效應。



其中,最令我驚豔的則是「稻田餐桌計畫」這個顛覆傳統農村印記的活動了!這個在短短14個月內便全省辦了80多場稻田餐桌活動的計畫,負責人是一位六年紀生的創作者廖誌汶,把以往在音樂工作的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農村稻田中,讓參加餐會的人赤腳走在田野上,並且在夕照、涼風及傳統飯菜香的陪伴下,把眼睛、感覺和心重新打開,領受大自然和農村最原始及真摰的感動。更重要的是,看見農村和在地自然人文的「新價值觀」!





他說:「從來都不是我們去幫助農村、鄉間;反過來,我們要謝謝農村和大自然一直在各種不同的面相幫助我們!」

是啊!就像是日本人說的:「農村,才是療癒系風格旅行的最佳主角!」

日本、泰國如此,其實台灣亦然。



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