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 Danny。生活筆記 】獨處,是一場回家的旅行

我總是記得,那一年我一個人在西班牙的阿維拉老城,迷了路。那天傍晚,風拂過古城牆,耳邊的喧囂漸歸沉靜。我坐在一座沒人認識我的石椅上,靜靜看著夕陽把牆面染成橘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找不到路,而是我開始享受沒有目的地的自在。

 

過去這些年,我走過許多國家,也走過人生的許多轉彎,愈來愈相信,獨處不只是逃離人群,而是一種回到自己內心的能力。


我的筆記本上抄錄過某個雜誌裡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這句話,多年來陪伴我在無數旅程中的車站、山徑、旅館獨床中,不只讀過,也活過。

 

現在想想,「社交」這件事,在年輕的時後,像是城市裡絢爛的燈火,看起來每一盞都通往美好。

 

但漸漸地,會發現,有些燈其實只是虛幻的招牌,亮得短暫,不留溫度。許多場合,說穿了只是價值的交換,話語後頭藏著計算,微笑背後夾著疲憊。於是,開始懂得篩選,不再為了熱鬧而聚,不再為了存在感而說話。


我曾在阿布達比沙漠的夜裡看星星,四周沒有一絲人聲,卻覺得比任何社交更貼近靈魂。在那個時後,應該是我真正的體會到,原來能懂的與自己自在相處,是人生難得的禮物啊!

 

人到某些歲數,經歷了某些磨練,才終於明白,不是世界變得冷漠,而是你開始認清,真正重要的,不多。家人幾個,摯友幾人,還有,你自己。

 

偶爾的獨處和靜心,教會我緩下來節奏,傾聽內在的聲音,而不是社交平台上的喧嘩;讓我們從過度關注他人的眼光中脫身,重新擁抱那個安靜卻豐盈的自己。

 

前兩天和曼谷的友人們聊天聚餐,有那麼一瞬間,我看著他們臉上泛起的簡單笑意,我心中泛起了一抹開心和自在的幸福感。

 

那天晚上我選擇自己散步回飯店,回的房間後,我打開了音樂,在高樓上大玻璃窗看著街道那些華麗的招牌和穿梭的車燈。當我們願意在日常中為自己緩一緩,或泡一壺茶、一杯咖啡;或翻一頁書,聽幾首喜歡的音樂;去散一次步,簡單的小旅行,而不是不停追逐關注與邀請,讓社交綁架了自己,那才是真正開始好好過生活,不是嗎?


旅行教會我一件事,最深刻的風景,往往不在目的地,而在行旅中的過程和舒坦的心境裡。而偶爾的獨處,就是這樣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最終,我們都會遇見那個不再需要討好、也不再急著解釋的自己啊!

 

我過得好,從來不是外界給的獎章和熱鬧,而是一種無需比較的安穩;是一種你願意為自己停留的溫柔。

 

而人走得再遠,心若知道方向,家始終都在。不管在哪裡,回家的路從來都不難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