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 旅遊。行遍天下 】峇厘島涅皮(Nyepi)安寧日,靜默祭典,喚醒一方水土的文化靈魂


每一年,我的旅行地圖中,一定會安排上一個文化慶典之旅。而行李裡裝的,不只是衣服、相機和護照,更是對一方水土文化深處的探索渴望。無論是亞洲的日本、印尼還是泰國;又或是西方世界的西班牙、法國還是美國,每每在祭典的吶喊裡、鼓點裡和煙火氣息中,我都可以輕易地遇見那屬於在地人的靈魂迴響,也為自己的心靈護照蓋上一個感恩的印章。



還記得那一回我一抵達印尼峇厘島,我便被那無所不在的小型神龕所吸引。而每天早上,也總是看見婦女們手持鮮花、米粒和香草的小盤祭品,在家門口與店舖門口,放下後輕輕焚香,就見那線香煙霧裊裊升起,好生舒心。然後一陣微風而來,風中帶著花香和線香的雅緻,彷彿是神明與人間對話的邀請函般,在淡淡輕聞一口氣間,耳中也浮現了人們祝禱祈福低聲呢喃。



我想,對多數人而言,印尼的峇厘島是陽光、沙灘、VillaSpa的代名詞,但是對我來說,記憶最深的,則是這座美麗島嶼最神聖特別的節日「涅皮(Nyepi)安寧日」了!那是峇厘島人最重要的傳統新年,也是一場結合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承的歡樂和靜默交織的盛典。



峇厘島人虔誠信奉印度教,新年依據印度沙卡曆(Saka)計算而落在每年34月。而整個節慶為期四天,從祭祀、驅邪、到最終的靜默,每一環節都展現了峇厘島對信仰的堅持與對自然的敬畏。而新年的序幕,始於壯觀的「海神祭」,村民們身著傳統服飾,恭迎廟中神祇前往海邊祈福。在金色夕陽下,就看見婦女在沙灘上翩翩起舞,而男子靜坐誦經,海浪拍岸聲與傳統甘美朗音樂交織,宛如天地合一的聖境,令人動容啊!



新年前夜則上演最熱鬧的「惡靈Ogoh Ogoh遊行大賽」。村民合力製作巨型紙紮人偶,象徵驅邪惡靈。這些造型誇張的惡靈在街頭遊行,由男丁抬舉、鼓聲震天,然後停駐在廟前舞跳,宛若藝陣般接受競賽評審,高潮迭起。最後統一前往海邊焚燒,象徵淨化與重生。還記得那晚我站在海邊,看著這些彷彿神話角色般的惡靈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內心竟也湧起一絲感傷。倒是峇厘島友人卻笑著說:「過去所有不快,通通隨它一起燒光,不可惜!」隨後我倆相視一笑。



真正的新年,則是安寧日當天,全島實行24小時的「靜默生活」。不出門、不點火、不工作、不嬉鬧,甚至連機場也暫停營運,整座島彷彿「人間蒸發」。每戶人家緊閉門窗,靜坐冥想,反省過去,期盼新生。這一天,連遊客也須入境隨俗,不能隨意走動。我在飯店內度過這罕見的一天,與來自馬來西亞的旅人共進午餐,竟也開啟一場文化交流,成為另類的美好體驗。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曼谷。Bangkok。奢旅飯店】熱浪之下的靜謐時光,我和 W Bangkok的療癒Spa與百年老宅裡的時尚餐桌之約

曼谷,是一座讓人愛得深沈的城市。然而夏天的這裡,溫度總是熱情過了頭,陽光總是毫無保留地炙烤著街道,仿佛每個人都得在這片炙熱中找到自己的節奏。而我,這天選擇了不去購物,不去擠人氣美食,不去搭船遊河,只想靜靜待在飯店裡,讓時間慢下來,讓身體,徹底放鬆一次。


於是,我決定和飯店裡的 AWAY® Spa,在時尚空間中來個遇見體貼的放鬆約會!

 

當我走進W Bangkok 飯店裡的 AWAY® Spa 時,彷彿推開一道通往「靜謐」的隱形之門。這裡的空間設計與飯店一樣走在時尚理念中,保留了歐式簡約的線條與大氣,結合曼谷的當代設計感。芳療室以柔和氛圍和可以客製化調整色系的特色為主,彷彿呼應著旅人內心的需要「讓我停一下,好好休息。」


由於預約時間較晚,單人芳療室已滿,櫃台小姐笑著說:「今天你比較幸運,我們幫你升級到雙人大房哦!」我當然是笑瞇瞇地說:「沒問題,謝啦!」進到芳療室,空間寬敞舒適,按摩床間距寬大,香氣盈室,一切恰如其分。

 

這回我選的是全身精油按摩。我特別提醒師傅:「肩頸請加強一下喔,前幾天拉行李拉得有點累。」師傅聽懂後點點頭,便以剛剛好的力道,在精油的滑潤中,一吋一吋地舒解我身上的疲勞。

 

精油的選擇也令人驚喜,不論是薰衣草、檸檬草還是依蘭依蘭,每一種香氣都細緻溫潤,不是人工香精那種刺鼻味,而是植物萃取後的那種溫柔和療癒。


最貼心的是,當我身著浴袍準備自拍留念時,師傅似乎看得出來我有點手忙腳亂,主動笑著問我:「需要我幫您拍一張嗎?」這份自然的友善與不做作的貼心,讓我在異地,也感受到一種「這就是泰國」的溫度。

 

泰國人說:「包包(เบาๆ)」代表按摩力道輕一點,「娜娜(หนักๆ)」則代表要用力些。這天,我選擇介於兩者之間的恰好,既能放鬆,也不至於睡著。按摩結束後,我感覺整個人都輕盈了起來,彷彿肩膀上原本扛著的重量,也一併被拿走了。


按摩完的傍晚,天空下起了雨。不過,這時候曼谷的午後天氣常是如此,晴雨不定。既然不適合外出,我便約了朋友 Bowling W Bangkok旁的那棟老宅「The House on Sathorn 」聚餐。這座歷史建築,是1889年所建的新古典風格宅邸,曾是貴族家宅、旅館,也當過俄羅斯駐泰大使館,現在則被列為泰國國家文物地標。


我一直覺得這棟建築像是一位儒雅又時髦的長者,外表雖然歷史感十足,但內在卻擁抱現代生活節奏。在這裡開派對、辦活動,早已成為許多曼谷名流的習慣。

 

這晚,我們選擇了古宅裡那間極具話題性的餐廳Paiiพาย)。餐廳保留19世紀的古宅原貌,天花板高挑、牆面飾以金色浮雕與絢爛掛毯,而當代泰式藝術穿插其中,帶來舊與新的融合美感。


Paii」在泰文裡是「划船」的意思。據說是為了向開闢Sathorn運河的傳奇人物 Luang Sathorn 致敬,所以這裡有一個可愛的上菜橋段,有些菜會用小「船槳」托盤送上桌,讓用餐增添儀式感與趣味性,好生特別。


至於餐點,我必須說,每一道都像是穿著時尚禮服的泰國傳統菜。我們點了幾道人氣推薦菜,像是 「Giant River Prawn Choo-Chee 碳烤大河蝦佐紅咖哩」,蝦子大到讓人驚呼,肉質鮮嫩、醬汁微辣帶甜,吃完只想再來一尾。


「巨無霸蟹肉炒飯」這道菜完全符合曼谷這幾年的流行趨勢,一整份半公斤的蟹肉毫不手軟,搭配有機茉莉香米,香氣十足,份量也很實在。


「北海道干貝佐香茅沙拉」是當晚我心中的冠軍菜。干貝煎得恰到好處,與香茅清香的沙拉結合,清爽又有層次。


甜點部分,「Thai Tea-ramisu 泰式奶茶版本的提拉米蘇」,視覺漂亮,奶香濃郁,不過因為我偏好不太甜的口味,覺得稍微甜了點。


而人氣甜品「Paii 鬆餅」,靈感來自香港雞蛋仔鬆餅,外皮酥脆,內餡塞滿奶油與新鮮莓果,顏值超高,也是每桌幾乎都會點的打卡甜點。


這一晚,曼谷的雨時停、時下。但我們卻在這棟百年老宅中,過了一場如電影般的晚餐。燈光柔和,菜色繽紛,好友相伴,窗外濕潤的庭園在微光中閃閃發亮。

 

離開餐廳時,我回頭望了一眼這棟 The House on Sathorn 的立面,突然有些捨不得離開。也許這就是曼谷的魔力,它用歷史與設計、用料理與人情,把你牢牢地留在這片土地上。


說實在的,在曼谷,總會有某些時候,讓你不想趕行程,不想追景點。只想安安靜靜,讓身體在精油中鬆開,讓時間在老宅中慢下來。這些時刻,不需要太多語言,也沒有太多行動,但它們最真實地貼近了旅人的心。

 

我想,這就是旅行真正的樣貌吧。

 

在熱浪中找到涼意,在繁華中找到寧靜,在一場按摩與一頓晚餐之間,記下一個城市最真摯的溫度。

 

Information 

W Bangkok 

地址:106 N S Sathon Rd, Si Lom, Bang Rak, Bangkok 10500泰國

中文網址:https://www.marriott.com.cn/hotels/bkkwb-w-bangkok/overview/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曼谷。Bangkok。奢旅飯店】在W Bangkok重拾時尚靈魂記憶的早餐對話


那是個被微光喚醒的清晨。還未聽見鬧鐘響起,我已自然睜眼。窗外的曼谷,尚未完全甦醒,城市輪廓與遠處雲層間的光線交織著一種有如夢境的柔和。

 

我起身輕輕拉開窗簾,眼前是一幅即將甦醒的城市畫布景緻,晨曦從高樓縫隙滲入,給沉睡的大樓和街道上了淡淡銀邊。那刻,我也沒有多想,習慣性的轉身拿起手機,拍下幾張照片,然後又像是暫時闔上畫冊一般,躺回床上,靜靜地補上回籠覺,返回夢鄉。



對,我並不是第一回入住 W Bangkok, 重返久違的時尚潮流回憶!

 

說起這家時尚飯店 W Bangkok ,在它開幕的那幾年,我可說是常客。那些年,曼谷的設計風潮與夜生活文化,在這裡集中綻放成一場場華麗盛宴,而我也時不時的在其中參與、記錄,甚至迷戀。



然而時間像是湍急的昭披耶河,流過時光的彼岸,流過了忙碌與轉折。數年未曾入住的這一夜,我打開車門下門踏進大廳 Lobby 那刻,熟悉的「W」招牌,撲鼻而來的香氛與酒吧傳來的活力節奏,再度包覆而來,彷彿多年的回憶一個個排隊出列,在耳邊拍著肩膀:「嘿,我們回來了。」



也許是因為自己本科系是學藝術的,「設計」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是一場關於靈魂的對話!

 

W Bangkok 向來不只是一間飯店,它更像是一場精心策畫的城市裝置藝術。推開門的那瞬間,空間如同切換場景的舞台,一腳踏入,就進入了設計與態度共鳴的對話空間。



入眼的牆面,絕對不會只是冷冽的裝飾,而是藏著故事的視覺語言;燈光並非單純照明,而是流動著感官的節奏。那牆上融合泰式圖騰與現代語彙的閃亮設計,在金屬色光中搖曳生姿,像極了城市夜生活的前奏曲。

 

美國的 CNN 曾讚譽這裡充滿 “chili-hot nightlife”,而英國《The Telegraph》則稱它為「全球最有趣的飯店之一」。對我來說,這些讚美並不誇張。多年前初識它時,我就被那扇由「800個嘟嘟車燈」組成的霓虹牆深深震撼,那是種只屬於曼谷的狂放與創意。如今再見,依然驚艷,依然忍不住想拍照上傳社群,標上一句:「我,又回來了!」



至於這天早上,我沒有安排外出探店,而是選擇邀請在曼谷工作的馬來西亞好友 Eddie ,一起來飯店享用早餐。對於兩人都忙碌的我們來說,這樣的早晨聚會,恰好舒心,也恰好親切。



W Bangkok 的早餐,依舊維持那種讓人拍手叫好的「豐盛型態」。一邊是香氣撲鼻的泰式米粉湯、打拋豬、綠咖哩與泰北香腸,搭配各式地區特色料理,讓人食指大動;另一邊則是質感滿分的西式麵包、起司、蛋料理與甜品櫃,彷彿巴黎咖啡館般講究細節。我特別被那區烘焙麵包給吸引,外酥內彈,無論是可頌還是全麥麵包,都帶著一股溫柔的口感魅力。



更讓我驚喜的是,水果區擺上了當季的山竹與紅毛丹,飽滿、甜美、富含熱帶氣息,讓人一口接一口,捨不得停。

 

後來仔細一瞧一旁的餐點說明,才發現這裡的許多香料與蔬菜,其實都來自飯店自設的「香草菜園」。那種「從泥土長出的香氣」與料理融合的味道,不僅是口感的提升,更是一種生活美學的體現,讓人好生歡喜和敬佩。



對了,W Bangkok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始終是那棟被巧妙保留的百年古宅。

 

這棟殖民風格的建築,如今成為飯店的一部分。它不只是歷史建築的展示場,更是被重新賦予時尚氣質的空間靈魂。殖民風情牆飾、木窗、弧形樓梯與石牆廊道之間,陽光與光影的流動,交織出一幕幕宛如雜誌畫報的靜謐風景。午後坐在庭園一角,看著旅人輕聲交談、咖啡微香縈繞,再抬頭一瞧,曼谷最高的大樓 King Power Mahanakhon 曼谷大京都大廈(又名曼谷王權大樓)就在眼前。讓人彷彿忘記時間,甚至忘記自己身處的是喧囂都市中心。



我一直以為W Bangkok 的存在,不只是設計師的野心實驗室,更像是城市生活的延長線。在這裡,白天與夜晚、傳統與未來、奔放與沉靜,諧地並肩而行,交織成獨有的泰式美學!

 

當我回到房間時,桌上一張被裝框的照片靜靜地擺著。那是我在臉書上的旅遊照片,飯店竟細心地整理和挑選下來,並作為「Welcome home」的驚喜放在桌上。那一刻,我真的有種回家的感覺。泰讓人感動和泰喜歡了。這不是制式的五星飯店服務,而是一種有記憶的溫柔。



有人說,旅館只是在世界各地的「暫時居所」,但像 W Bangkok 這樣的空間,它早已超越「住宿」的範疇,而成為一種自我投射的城市精神。你可以是誰,你可以選擇用什麼樣的節奏與城市共舞,不是嗎?

 

我常在想,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個關於曼谷的畫面。

 

對我來說,那畫面不只是夜市、不只是寺廟,也不只是高樓與交通,而是像 W Bangkok 這樣的地方,時尚與記憶共存,美味與藝術同構,讓人願意一來再來。



當旅人把青春和歲月寄託在一段旅程中,某些地方便成了時光的定點。而曼谷的 W Bangkok ,我想,就是那個讓我總會想起的城市節拍。而下一次醒來的清晨,我還會坐在窗邊,喝著黑咖啡,望向這城市,再一次說聲:「早安,曼谷。早安,W Bangkok。」

 

Information 

W Bangkok 

地址:106 N S Sathon Rd, Si Lom, Bang Rak, Bangkok 10500泰國

中文網址:https://www.marriott.com.cn/hotels/bkkwb-w-bangkok/overview/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 旅遊。行遍天下 】把心留在那細沙和海天一色間

「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顏色,介於清晨的天空與深海到沙灘的漸層之間,清澈得幾乎透明,卻又蘊含著一種無法觸及的深邃。我一直相信,人和海之間,有某種命定的連結。那片蔚藍,不只是度假的風景,更像是我的靈魂歸屬。疫情,雖然攪亂了我們的生活既定步伐,也洗清了一切的混濁,不是嗎?」這是2022年疫情剛全球解禁時,我到了泰國的「喀比(Krabi)」旅行時,那天清晨我在萊利海灘(Railay Beach)散步後,在飯店的沙灘椅上休憩,然後寫下了這段文字。就在機場買了張明信片,順手寫下了這段在收藏在手機裡的心情,寄回台灣給自己。現在再讀這張明信片,我的嘴角上揚,腦海那片細沙和海天一色的藍,依舊清晰。


我一直很喜歡海島旅行,每年也一定會到海島去或潛水、或跳島玩樂,或什麼都不做,就純粹的休息。而細想這些年走過世界許多海島,有三個地方,讓我把心遺落在那片海與細沙之間。它們像三首不同節奏的詩和歌,用最純粹的方式述說海的美與靜,和我的內心對話著,我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裡,學習彼此的尊重與共生。


相較其他國家的海島,位於泰國的喀比,是我經常重訪的地方。我喜歡搭上泰國傳統的長尾船,感受著木質的船身隨著波浪搖晃的律動,船頭繫著的鮮豔布條,在陽光下跳動著。很多時候,抬頭是如洗的藍天;低頭,海水清澈得彷彿不需要潛水鏡般,就能看見珊瑚與魚群。一個瞬間,就走進了明信片的美麗中。


無論是觀光客熱愛的PP島馬雅灣(Maya Bay),還是泰國人心中的最愛 Hong IslandChicken IslandPoda Island,以及那片潟湖般的祕境Lagoon。每一處登岸的沙灘,那像是被篩過的細粉,潔白而柔軟,而細沙在腳趾間流瀉,則像是被麵粉般,好生軟綿。至於躺在船上,我望著海與天幾乎無縫連接的那一道藍。風從島的背後吹來,我想,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行程,也是一種無上的愜意啊!


如果說泰國的喀比是人與海的詩意和歌曲的交融,我想,那菲律賓的「阿波島(Apo Island ),則是海給人上的一堂哲學課。還記得那天,我們從杜馬蓋地(Dumaguete)搭船出海,潛進阿波島周圍如結晶釉的海域。那水下的世界被陽光穿透的亮麗十足,宛若夢境般,偶爾,海龜在身邊悠然地游過;偶爾,低頭一瞧,珊瑚如花園般繽紛綻放,不一會兒魚群就繞著我旋轉,讓人開心十足。突然,我的潛導指示我向前游去,然後就看見一群難得一見的「傑克魚球(Jack Fish Storm)」在我們的正前方,彷彿在等著我的到來,好生驚喜和不思議。


上岸後,潛導跟我說這個小島是全球知名的海洋保護區,早期居民也曾經過度捕撈,導致生態崩壞,後來經過近乎私人保護的管理模式,制定規範、劃設禁漁區,多年後這片海終於重生,而且一躍成為潛水者的天堂。現在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潛水客,其實都是見證一個社區如何用信念與行動,讓海洋再次擁有生命的機會,讓我聽著、聽著,嘴角便不由自主的用微笑和點頭來表達我的感謝。而午餐後,我坐在小島的礁石上曬太陽,心裡卻還停留在剛剛那片深藍裡。我想,那是這十年來我所潛個最乾淨、最安靜、也最有希望的海。


至於馬爾地夫的 Soneva Fushi 渡假村,這裡與我過去認知的還島度假村全然不同。它不只是一座極奢華的六星級的渡假村,更像一座走進時尚雜誌裡的環境永續夢幻島嶼,一串落在藍色大海的珍寶傳說!


還記得那天當我從水上飛機下來後登島,迎接我的不是冷氣與香檳,而是一群赤腳帶著笑臉的管家們。先是送上一個袋子要我將鞋子放入袋內,然後告訴我「Now News, No Shoes」的渡假哲理,鼓勵我脫鞋生活,回歸最本然的狀態。待我進入了我的房間,那佇立在湛藍大海的海中屋,擁有私人泳池與無敵海景外,還有一個滑水梯,我一個興起,就從滑水梯滑入了海天一色的藍色夢幻中,好生暢快;到了晚上,我體驗了他們獨有的視覺感動設施,那就是配備NASA 太空總署等級的望遠鏡設備,並且由專人導覽帶我一遊天空上的繁星世界,還用我的手機拍下了月球表面的照片。


其實這座島,是全球第一家以永續環境和自給自足飯店島嶼,無論是太陽發電、島上自動濾水和淨水設施、有機菜園等,都讓你處在不只是奢華,更是永續創新先驅的環境裡。更重要的是,他教會我一件事,奢華不是堆疊的裝潢,而是一種態度,是對自然的敬重、對未來的思考!


無論是泰國喀比的輕盈歡樂、菲律賓阿波島的深沉豐富,還有馬爾地夫 Soneva Fushi的永續奢華,它們讓我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海的溫柔與浩瀚,也讓我知道,真正的享受,從來都不是逃離生活,而是在美景中重新找到感謝的意義,不是嗎?

 

我真心的相信,海水終會退去,腳印會被浪抹平,但那片細沙與海天一色的畫面,會一直留在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 Danny。生活筆記 】獨處,是一場回家的旅行

我總是記得,那一年我一個人在西班牙的阿維拉老城,迷了路。那天傍晚,風拂過古城牆,耳邊的喧囂漸歸沉靜。我坐在一座沒人認識我的石椅上,靜靜看著夕陽把牆面染成橘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找不到路,而是我開始享受沒有目的地的自在。

 

過去這些年,我走過許多國家,也走過人生的許多轉彎,愈來愈相信,獨處不只是逃離人群,而是一種回到自己內心的能力。


我的筆記本上抄錄過某個雜誌裡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這句話,多年來陪伴我在無數旅程中的車站、山徑、旅館獨床中,不只讀過,也活過。

 

現在想想,「社交」這件事,在年輕的時後,像是城市裡絢爛的燈火,看起來每一盞都通往美好。

 

但漸漸地,會發現,有些燈其實只是虛幻的招牌,亮得短暫,不留溫度。許多場合,說穿了只是價值的交換,話語後頭藏著計算,微笑背後夾著疲憊。於是,開始懂得篩選,不再為了熱鬧而聚,不再為了存在感而說話。


我曾在阿布達比沙漠的夜裡看星星,四周沒有一絲人聲,卻覺得比任何社交更貼近靈魂。在那個時後,應該是我真正的體會到,原來能懂的與自己自在相處,是人生難得的禮物啊!

 

人到某些歲數,經歷了某些磨練,才終於明白,不是世界變得冷漠,而是你開始認清,真正重要的,不多。家人幾個,摯友幾人,還有,你自己。

 

偶爾的獨處和靜心,教會我緩下來節奏,傾聽內在的聲音,而不是社交平台上的喧嘩;讓我們從過度關注他人的眼光中脫身,重新擁抱那個安靜卻豐盈的自己。

 

前兩天和曼谷的友人們聊天聚餐,有那麼一瞬間,我看著他們臉上泛起的簡單笑意,我心中泛起了一抹開心和自在的幸福感。

 

那天晚上我選擇自己散步回飯店,回的房間後,我打開了音樂,在高樓上大玻璃窗看著街道那些華麗的招牌和穿梭的車燈。當我們願意在日常中為自己緩一緩,或泡一壺茶、一杯咖啡;或翻一頁書,聽幾首喜歡的音樂;去散一次步,簡單的小旅行,而不是不停追逐關注與邀請,讓社交綁架了自己,那才是真正開始好好過生活,不是嗎?


旅行教會我一件事,最深刻的風景,往往不在目的地,而在行旅中的過程和舒坦的心境裡。而偶爾的獨處,就是這樣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最終,我們都會遇見那個不再需要討好、也不再急著解釋的自己啊!

 

我過得好,從來不是外界給的獎章和熱鬧,而是一種無需比較的安穩;是一種你願意為自己停留的溫柔。

 

而人走得再遠,心若知道方向,家始終都在。不管在哪裡,回家的路從來都不難走。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曼谷。Bangkok。新奢旅飯店】地點佳、餐食優,而房間內貼心的免費點心和飲品,以及「代幣」相贈,就是要牢牢抓住客人心的全新開幕五星級飯店「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我承認,這次入住的是剛開幕不久的五星級飯店「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是一間從大廳的空間美學,到從第一口的早餐,就開始贏得我信任的飯店。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喜歡從早餐的質感(不一樣是多)評斷飯店好壞味蕾印象的人來說,一口舒心又講究的早晨,是我認定一家飯店是否值得深交的標準。而這間飯店,輕鬆過關。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晚意外的一餐晚餐飯局,最終成了飯店入住旅程中一頁難以忘懷的篇章啊!

因為就在入住的第二天傍晚,我與許久不見的泰國朋友一家人,相約在飯店的50 Level 50 Rooftop Restaurant」高空餐廳聚會。原本只是想避免曼谷的塞車,不出門可以省點麻煩,卻沒想到當我搭電梯抵達頂樓,眼前的景色讓人瞬間感到亮眼。


特別是映入眼簾的高空餐廳挑高寬敞,柔和燈光灑落在精選的桌椅與擺飾上,很是吸睛。而外頭的天台露天用餐區則更令人屏息。夕陽緩緩墜落,曼谷的高樓與低矮街景層層交疊,隨著天光微光變幻著層次,好生迷人。只可惜那天風大,戶外區用餐很是麻煩,有些小遺憾。還好轉入室內用餐,靠窗的座位也足以讓人一邊眺望繁華一邊沉醉在味蕾的歡樂饗宴中。


選擇了桌菜形式,一道道令人驚喜的菜色陸續上桌。有口感酸甜開胃的糖醋海鱸魚、微辣開胃的泰式紅咖哩鴨肉、香氣十足的蟹肉炒飯、還有那道讓我驚呼連連的烤豬排佐蘑菇醬,以及胡桃堅果雞肉、鮪魚尼斯沙拉、手工義大利肉醬寬麵等,東、西方融合的創意,每一道料理都不只是擺盤精緻,更有著讓人記憶深刻的滋味。


當然,最後的驚喜,則這樣一桌滿滿24人左右的美味,特別是在五星飯店景觀餐廳享用,你絕對想不到,「這整桌只要1500泰銖啊!」


這不是打錯字,而是真實存在的一頓高空盛宴。實實在在地好吃、吃飽、吃滿。那一刻,我們都像青春美好般,邊吃邊笑,邊驚呼怎麼會這麼超值。


其實在飯店還有不少讓我念念不忘的小巧思。比方說早餐,每天都會變換約三分之一的菜色,讓人即使連住幾晚也不會膩,還有那「泰式奶茶口味霜淇淋」,吃到撐也得留個胃。


再來,房間設計也是我願意花時間書寫的原因。44平方米的空間,落地窗將城市風景請進屋內,但不搶戲。挑高的天花板讓人覺得自在沒壓迫感。而織紋細膩的床單,沙發與書桌都蘊藏著泰國迷人的彎腰低語的溫柔文化。對了,還有Dyson吹風機、貼心擺設的USB插座、燈光控制的細節設計等,簡單白話的說法,真正的奢華從不是金碧輝煌,而是「剛剛好」啊!


對了,當我進入自己客房的第一個驚喜時,桌上的迎賓裡,不是一般五星飯店制式的簡單水果盤,而是自家手工製作的高級餅乾點心。特別是那可麗露一入口,優雅美味可口的質感,彷彿輕輕向我說了一聲「歡迎回家」。


此外,還有那台備好的Nespresso膠囊咖啡機、每日補充的零食與飲品,以及冰箱裡那些同樣每日補充免費的無酒精飲料,每一項都像是飯店用房客之間默契的問候,讓人很是舒心啊!



至於最讓我會心一笑的,是那些在check-in時一同附上的「代幣」。你可以選擇用它兌換甜點、飲品或小禮物,感覺上它不是制式化的歡迎語,或是簡單的貼心小巧思,而像是一種邀請,一場飯店與你的對話:「你值得被好好款待。」(等於贈送了不少額外的折扣啊!)


更妙的是,每層樓的自動販賣機不只是商品陳列,更像是某種深夜裡的理解。無論你是突然嘴饞想吃泡麵,或想來瓶冰飲解渴,那些靜靜佇立在走廊角落的販賣機,就是飯店貼心的象徵。


都說了選飯店的三大法則,一是服務和設施,二是價格舒心,第三則是地點關鍵!這間飯店在地點上,前方左邊就是「地鐵 Lumphini」站,過個馬路便是嶄新的「One Bangkok 百貨商場,對於親子或家庭旅行來說,不但方便,也安全,更不失風格。

INFO

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地址:1871 Rama IV Rd, Pathum Wan, Bangkok 10330

網址:https://grandecentrepointlumphini.com/?gad_source=1&gad_campaignid=22186949898&gbraid=0AAAAA-vTLJ143HxRpC3g7nPKeTUS9ept0&gclid=Cj0KCQjw0LDBBhCnARIsAMpYlAopi5cyNmoKl02v_K4vcqvM846dL1mXAS_-3HvIIVRwhEkIk84rfVcaAgrsEALw_w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