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曼谷。Bangkok。新奢旅飯店】地點佳、餐食優,而房間內貼心的免費點心和飲品,以及「代幣」相贈,就是要牢牢抓住客人心的全新開幕五星級飯店「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我承認,這次入住的是剛開幕不久的五星級飯店「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是一間從大廳的空間美學,到從第一口的早餐,就開始贏得我信任的飯店。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喜歡從早餐的質感(不一樣是多)評斷飯店好壞味蕾印象的人來說,一口舒心又講究的早晨,是我認定一家飯店是否值得深交的標準。而這間飯店,輕鬆過關。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晚意外的一餐晚餐飯局,最終成了飯店入住旅程中一頁難以忘懷的篇章啊!

因為就在入住的第二天傍晚,我與許久不見的泰國朋友一家人,相約在飯店的50 Level 50 Rooftop Restaurant」高空餐廳聚會。原本只是想避免曼谷的塞車,不出門可以省點麻煩,卻沒想到當我搭電梯抵達頂樓,眼前的景色讓人瞬間感到亮眼。


特別是映入眼簾的高空餐廳挑高寬敞,柔和燈光灑落在精選的桌椅與擺飾上,很是吸睛。而外頭的天台露天用餐區則更令人屏息。夕陽緩緩墜落,曼谷的高樓與低矮街景層層交疊,隨著天光微光變幻著層次,好生迷人。只可惜那天風大,戶外區用餐很是麻煩,有些小遺憾。還好轉入室內用餐,靠窗的座位也足以讓人一邊眺望繁華一邊沉醉在味蕾的歡樂饗宴中。


選擇了桌菜形式,一道道令人驚喜的菜色陸續上桌。有口感酸甜開胃的糖醋海鱸魚、微辣開胃的泰式紅咖哩鴨肉、香氣十足的蟹肉炒飯、還有那道讓我驚呼連連的烤豬排佐蘑菇醬,以及胡桃堅果雞肉、鮪魚尼斯沙拉、手工義大利肉醬寬麵等,東、西方融合的創意,每一道料理都不只是擺盤精緻,更有著讓人記憶深刻的滋味。


當然,最後的驚喜,則這樣一桌滿滿24人左右的美味,特別是在五星飯店景觀餐廳享用,你絕對想不到,「這整桌只要1500泰銖啊!」


這不是打錯字,而是真實存在的一頓高空盛宴。實實在在地好吃、吃飽、吃滿。那一刻,我們都像青春美好般,邊吃邊笑,邊驚呼怎麼會這麼超值。


其實在飯店還有不少讓我念念不忘的小巧思。比方說早餐,每天都會變換約三分之一的菜色,讓人即使連住幾晚也不會膩,還有那「泰式奶茶口味霜淇淋」,吃到撐也得留個胃。


再來,房間設計也是我願意花時間書寫的原因。44平方米的空間,落地窗將城市風景請進屋內,但不搶戲。挑高的天花板讓人覺得自在沒壓迫感。而織紋細膩的床單,沙發與書桌都蘊藏著泰國迷人的彎腰低語的溫柔文化。對了,還有Dyson吹風機、貼心擺設的USB插座、燈光控制的細節設計等,簡單白話的說法,真正的奢華從不是金碧輝煌,而是「剛剛好」啊!


對了,當我進入自己客房的第一個驚喜時,桌上的迎賓裡,不是一般五星飯店制式的簡單水果盤,而是自家手工製作的高級餅乾點心。特別是那可麗露一入口,優雅美味可口的質感,彷彿輕輕向我說了一聲「歡迎回家」。


此外,還有那台備好的Nespresso膠囊咖啡機、每日補充的零食與飲品,以及冰箱裡那些同樣每日補充免費的無酒精飲料,每一項都像是飯店用房客之間默契的問候,讓人很是舒心啊!



至於最讓我會心一笑的,是那些在check-in時一同附上的「代幣」。你可以選擇用它兌換甜點、飲品或小禮物,感覺上它不是制式化的歡迎語,或是簡單的貼心小巧思,而像是一種邀請,一場飯店與你的對話:「你值得被好好款待。」(等於贈送了不少額外的折扣啊!)


更妙的是,每層樓的自動販賣機不只是商品陳列,更像是某種深夜裡的理解。無論你是突然嘴饞想吃泡麵,或想來瓶冰飲解渴,那些靜靜佇立在走廊角落的販賣機,就是飯店貼心的象徵。


都說了選飯店的三大法則,一是服務和設施,二是價格舒心,第三則是地點關鍵!這間飯店在地點上,前方左邊就是「地鐵 Lumphini」站,過個馬路便是嶄新的「One Bangkok 百貨商場,對於親子或家庭旅行來說,不但方便,也安全,更不失風格。

INFO

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地址:1871 Rama IV Rd, Pathum Wan, Bangkok 10330

網址:https://grandecentrepointlumphini.com/?gad_source=1&gad_campaignid=22186949898&gbraid=0AAAAA-vTLJ143HxRpC3g7nPKeTUS9ept0&gclid=Cj0KCQjw0LDBBhCnARIsAMpYlAopi5cyNmoKl02v_K4vcqvM846dL1mXAS_-3HvIIVRwhEkIk84rfVcaAgrsEALw_wcB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曼谷。Bangkok。新奢旅飯店】從早餐叉燒飯開始,住進 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的極致享樂世界


曼谷,是一座我永遠寫不膩的城市。這裡總有新鮮的事物等待你去發現、品味、擁抱。而這回的驚喜,居然從一碗「早餐叉燒飯」開始。



沒錯,眼前這一碗看似平凡的叉燒飯,卻在第一口入口時,讓我忍不住在腦海裡驚呼:這也太誇張好吃了吧!叉燒的香氣迷人,肥瘦適中,焦邊微脆,飯粒粒粒分明卻柔中帶勁。最關鍵的是,它竟然不在什麼知名港式專賣店,而是飯店早餐自助餐檯上的一個「現點現做」選項,任你取用、吃到飽,吃到心甘情願為止。



這回入住的飯店,是曼谷今年(2025)四月才新開幕的五星級新星 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它的選址極佳,從大門左轉不到幾步就是MRT藍線的Lumphini站,對面則是嶄新的大型百貨商場「One Bangkok」。光是地點,就讓人愛不釋腳;但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是那種細緻且帶著誠意的款待。



首先,走進大廳,迎面而來的挑高空間,白淨雅緻,加上撲鼻而來的鮮花氣息,彷彿置身於一座現代都市中的靜謐綠洲。 此外,大廳旁還設有一座靈感來自鄰近倫披尼公園湖泊的水池,象徵著寧靜與幸福,為賓客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



老實說,這裡的空間設計融合現代線條與摩登泰式優雅,又帶有些歐洲華麗,並搭上如水晶吊飾般的藝術展示品,以及牆面上精選的藝術裝飾與設計家具,展現出泰國當代美學的細膩。此外,大廳旁的 Bloom & Brew 咖啡廳提供健康輕食與飲品,讓賓客在優雅的環境中放鬆身心。對了,值得一提的是,飯店隔壁就是 7-11 便利商店,是台灣遊客的最愛,提供了便利的日常用品與在地零食選擇,增添了生活的貼心感。 這樣的空間配置,對於喜歡以生活觸感記錄旅程的旅人而言,無疑是一種理想的體驗。 



至於我,一向重視飯店早餐的質感,而這裡的表現,完全超乎期待。無論是中式小菜、西式早餐盤、泰式米粉湯、日式壽司、韓式泡菜湯、甚至印度咖哩通通到齊。選項豐富不稀奇,難得的是,每一道餐點都吃得出細膩,特別是現點區,像是泰式沙嗲、班尼迪克蛋,都是現做現上的精品級早餐。




而那天,當我正忙著用手機捕捉眼前這份令人驚艷的叉燒飯時,一位服務人員輕聲靠近,用親切的英文問我:「需要我幫您拍一張用餐照片嗎?」她熟練地按下快門,還幫我多拍了幾張不同角度的畫面。這種貼心的舉動,不做作,卻讓人感受到五星級之外的溫度。



早餐過後,我沒有急著出門。反倒搭著電梯直達飯店的高樓層,準備展開我最期待的一段時光,與曼谷天際線共舞的無邊際泳池。



泳池位於高樓層,視野開闊,一望無際的城市鋼鐵線條,在午後陽光下閃爍著光芒。我在池畔坐下,點了一杯冰鎮芒果冰沙,一邊啜飲,一邊享用飯店手作牛肉漢堡,那多汁厚實的漢堡肉排,搭配酥脆的薯條,每一口都像味蕾在跳探戈。陽光照耀在水面,彷彿城市與天空在此交匯,我心裡輕聲對自己說:「這才是度假。」



換上泳褲,我下水暢游,那是一座真正達到「標準規格」的無邊際泳池,氣勢磅礴,不是為了拍照而設的噱頭,而是可以真實運動的好場域。水面反映著藍天與白雲,身體隨著水流擺動,疲憊彷彿在這片湛藍中逐漸被洗滌。



然而更令我震撼的,是這間飯店的娛樂設施之誇張,超越我的想像。當我走進專屬的娛樂樓層時,不禁低聲驚呼:「這真的只是飯店嗎?」



這一層,簡直是豪華俱樂部的規格——撞球桌、桌球台、SwitchPlayStation的電競娛樂區、家庭親子遊樂中心、甚至還設有兒童專屬體驗空間。而那座超大健身房,設備之完整,足以媲美私人運動俱樂部,不僅有重量訓練器材與有氧設備,還配有私人教練服務與伸展瑜伽空間。據說,這裡是全曼谷最大、最豪華的飯店娛樂層樓,甚至吸引不少泰國明星與時尚雜誌到此拍攝取景。



那天,就巧遇一組正在拍攝時尚大片的團隊。模特兒在攝影師鏡頭下的畫面閃閃發亮。而我,則在一旁默默再來一杯芒果冰沙,靜靜看著這城市閃爍的時尚脈動與慢步調的交融。



由於最近的工作和教學很是繁忙,因此這趟旅程,我沒有追逐網紅打卡熱點,也沒安排過多行程。只是選了一家剛開幕的飯店,讓自己好好生活一場,從早餐的驚艷,午間的池畔時光,到傍晚的娛樂設施與健身放鬆,甚至夜裡回房望著窗外的燈火,讓自己重新感受「旅途中的安放」。

 

INFO

Grande Centre Point Lumphini

地址:1871 Rama IV Rd, Pathum Wan, Bangkok 10330

網址:https://grandecentrepointlumphini.com/?gad_source=1&gad_campaignid=22186949898&gbraid=0AAAAA-vTLJ143HxRpC3g7nPKeTUS9ept0&gclid=Cj0KCQjw0LDBBhCnARIsAMpYlAopi5cyNmoKl02v_K4vcqvM846dL1mXAS_-3HvIIVRwhEkIk84rfVcaAgrsEALw_wcB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台灣。旅遊。Taiwan 】好一個 尖石 與 司馬庫斯 的原鄉美好時光


從小生長在竹東,新竹縣的「尖石」於我而言,是兒時最熟悉的山林秘境。還記得小時候,舅舅總愛帶著我翻山越嶺,走進那些山壁環抱的部落。那羅溪潺潺流過,溪流旁的青蛙石與軍艦岩聳立,像是古老的守護者,靜靜凝視著每個來訪的人。偶爾,溪流會突然泛起一道閃光,舅舅總是笑笑的說:「那是河裡名叫「苦花」的魚,它正在翻身啦!」。直到長大,三不五時,我也會騎著摩托車在尖石的山路上恣意的閒晃著,享受大自然的洗禮,和與自己的小旅行。這些景物是成長的標記和風景,亦是對尖石最初和最深的記憶。然而,說來也好笑,我成長、離開,再回到家鄉新竹,人生的一半都離不開新竹的風花雪月,唯獨這擁有上帝的部落美名之稱的「司馬庫斯」,直到這回才正式走進這條通往「巨木家鄉」的路,整個滿懷好奇與感謝。



當車子駛進那羅部落,迎面而來的是熟悉的青蛙石。這塊巨石仍靜靜蹲伏在溪旁,彷彿等待著某個回家的孩子。小時候,舅舅曾指著這塊岩石,說它是原住民祖靈的化身,守護著部落。我還記得那時信以為真,偷偷對著它許願,請它保佑我考試順利;而不遠處的「軍艦岩」,則更像是一位剛毅的戰士,佇立在河床上,彷彿一艘停泊在溪水裡的石頭巨輪,好生壯觀。而漫走在吊橋上,望著前面軍艦岩和溪水、山林交織的畫面,我不由自主的將兩手四指往前一框,它就是一張明信片的美麗啊!



從竹東驅車前往司馬庫斯,路程漫長而顛簸,而且彎道眾多,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而越往山裡走,手機訊號逐漸消失,只有森林的氣息愈發濃郁。還好我們不趕路,沒有要抵達目的地的迫切性壓力,更能好好的享受這山林自然的美和洗禮。倒是在山中雲深不知處的地方,來到一間名為「凌雲閣」的無菜單料理餐廳,讓我頗為驚艷!這家隱藏在山間的餐廳,雖然沒有華麗的裝潢,但是景觀一流。此外,餐廳裡竟然出現我所鍾情的真空管音響,我還沒嚐到食物的滋味,卻已經對於老闆的品味很有信心!



當老闆端出一道道料理,香腸和清蒸鱸魚佐著原民的招牌天然調味聖品「馬告(山胡椒)」的香氣輕輕繚繞,讓平常熟悉的菜色,馬上華麗轉身成原民特色滋味;而薑汁過貓、貴竹筍燉肉和老菜脯排骨湯,新竹客家庄的在地美味也原味登場,讓人驚艷在山上的平地滋味,也是毫不馬虎的!至於桌上那盤季節限定的「草莓蝦球」,意想不到的食材和滋味組合,則讓同行友人嘖嘖稱奇,一口接一口。這餐盤上的每一口,都是最新鮮的大地滋味,更是泰雅族和客家先民傳承的智慧!老實說,這頓飯像是一場儀式,將這趟旅程的自然和人文感動收攏,化為味蕾上的記憶。我們在這裡品嚐的,不只是無菜單料理的驚喜,更是這片山林的文化和品味的溫度。



至於夜晚,我們不想匆忙的趕場,所以特別留宿在山上鎮西堡的希利克民宿。雖說這裡的民宿簡單溫暖,但是泰雅族主人和文化的熱情,卻在不到8度到低溫裡,讓我們熱血沸騰,賓主盡歡。特別是在晚餐後,我們一一換上簡單的泰雅族服裝,先是欣賞完主人美妙的傳統歌謠演唱,再大夥圍起圈、手牽手,邊唱、邊跳,好不歡樂啊!最後的重頭戲登場則「搗小米麻糬」。只見大夥用盡力氣,享用著自己搗出來的糯Q滋味,屋內笑語不斷,屋外則是滿天星斗,好一個海拔1600公尺的美好夜晚。



隔天,終於在藍天高掛的好天氣裡,來到了傳說中的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在微涼的舒爽氣溫下走上步道,周圍的林木愈發高聳,光線則在樹影間流轉,偶爾濾出斑斕的光點,好生迷人。這眼前5公里的健行步道,其實不算長,但是在上下起伏的自然山路步道裡,走起來的難度卻無形中加重了好幾倍啊!還好沿途遇見的巨木和竹林,每一棵都帶著歲月的紋理,每一處也都搖曳著山水畫的禪意美好,彷彿是時光的守門人,讓人腳步是沉重的,心情卻是輕鬆的。



而當我站在樹齡超過2500年的「大巨木媽媽之樹(YaYa Qparung)」前,那環抱數十人的樹幹著實讓人屏息。我靜靜地在一旁觀看遊客們興奮的表情和言行,再抬頭望著那樹葉透光的翠綠,這片山林已靜靜守候數千年,而我們只是慕名而來的過客,短暫地停留,卻被它的溫柔擁抱著,嘴角便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揚了起來。



對了,正值春日,司馬庫斯的櫻花期雖然早已經過了,但是在如洗的藍天下,偶有粉嫩的花朵點綴在蒼鬱的山谷間,如同詩意流動,讓人好生喜歡。我刻意走在櫻花樹下抬頭望著隨微風舞動的花朵,定定地望著他們,我的耳朵裡彷彿傳來:「櫻花是不等人的。但是,我們知道你要來,所以在這裡等你了!」



這趟旅程,看似小旅行,倒不如說像是一次回歸。那些小時候走過的路,如今依舊在,只是多了歲月的沈澱與新的故事。我帶著好奇踏入司馬庫斯,帶著感謝離開尖石。這片山林教會我,即使時間流轉,家鄉的風景,依舊溫暖如初。而櫻花,是會等待有心人的。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 Danny。生活筆記 】 「時間管理」是我們在大學中很重要的生活課程

 


這回的學校期中考,我讓學生們做了一則10分鐘的 #有聲書。其實,因為考量大三的學生們功課壓力大,於是我整整給了他們一個月的時間製作。

 

當然,遊戲規則早就已經定好,但是在考試截稿後,還是會有學生逾期了,希望我能網開一面,讓他們補繳作品。

 

我的內心其實是很掙扎的。

 

一來,我也想當好好老師和甜甜老師,接受所謂不小心錯過繳交作品時間的同學作品,皆大歡喜。

 

但是,又覺得對逾時的學生心軟,就是對不起那些認真和準時繳交作品的同學們。希望自己能做好公平、公正的老師!

 

最後,我還是拒絕了逾時的同學。

 

我在想,「時間管理」是我們在大學中很重要的生活課程,不是嗎?我寧可當個黑臉老師,也希望你們在學校提早認知它的重要性!

 

我的期中考,你可能遲到了,逾時了,空白了。但是上課還有出席率、課堂參與和期末考。你,還是有機會過關的。

 

重要的是,你學習到了什麼?

 

你的未來,很多時候是不能有任何理由和藉口的!

 

#這學期的學生作品還是有不少驚艷之作

#世新大學廣電系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 Danny。生活筆記 】又一篇文章 〈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納入國二課程學習



收到了通知,哥又將有一篇文章 〈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將納入國中二年級的國文測驗卷中,未來6年的國二生都要學習喔

 

這是多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不長,是短文,但是很多人喜歡。還記得當時很多媒體要求轉載,而且這標題,後來被很多人使用。

 

沒想到,幾年後,它會成為國二的學習文,很是開心啊



溫士凱〈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

 

  根據我的旅行經驗來說,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

無論你同意也好,否定也罷,事實就是這樣。你在旅途上總是會遇上一些人,留下一些回憶。即便你孤寂的沒有與任何人有往來互動,但是在凝視車窗外飛逝的景緻時;在沙灘上遠眺落日餘暉時;還有在床上抱著被單呆滯地望著天花板時,你的心中想著一個人,又或是憎恨著某個人,你,無論走得多遠,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

 

  前兩天在飛機上我看了茱莉亞‧蘿勃茲的一部舊片〈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中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女主角在印度的心靈道場,想要藉助宗教的力量去為自己與前夫、前小男友間的矛盾掙扎解套。但是她愈不想去碰觸問題的核心,卻愈走入迷霧森林中!而她的德州朋友理查狠狠的跟她說了一些話,意思是:「如果你很想想念一個人,那就狠狠的去想吧!想完後,就把它乾淨的丟掉。不要要想不想,要丟不丟的,永遠在矛盾中打轉!」

 

  一個當頭棒喝的頓悟,讓她在日後的印度生活中印證到一個真理:所有的修行、道場,其實都是外在的;而真正的心靈道場,並不在印度,也不在世界的某個地方,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

 

  多年來,我旅行得愈多,走得愈遠,愈是真摯的相信,一個人的修行或是旅行,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而一個人的心靈迷失,也從來都不會是一個人獨自面對的。如果你仔細的、耐心的欣賞身邊的每一吋風景,聆聽每一個聲音,心中的那些不安,總是會找到出口的;而答案,就藏在你微揚的嘴角中。

至於是不是一個人旅行,根本都不重要,因為無論你去到哪,其實從來就不曾是只有一個人的!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旅遊。行遍天下 】 注意喔,開心旅遊千萬別不小心誤踩了「異國文化地雷」!

旅行,很多時候是一場與陌生文化的邂逅,也是拆解既定認知的學習。但是在這場邂逅中,若是稍不留意,便可能踩到那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文化地雷」。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禁忌與社交禮儀,而這些差異也舖疊成旅行的迷人之處。然而隨著社群媒體和短影音的盛行,許多旅行上的文化和風俗地雷,漸漸被忽視或誤導,又或是因為要吸睛和博取點閱造成話題,在文化地雷邊緣刻意挑戰,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文化衝突。小則讓個人行為蒙羞,大則釀成新聞事件,甚至讓國家形象有所損毀,真的是不得不瞭解和體悟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啊!



就拿台灣人很喜愛及熟悉的國家日本來說吧。日本是一個講究文化嚴謹的國家,如果你觸犯了他們的文化地雷,他們寧可不要賺你的觀光財,也要維護自己的文化尊嚴。例如衆所皆知的「壽司文化」中,日本餐廳最忌諱的兩個餐食禮儀文化,一個是「拍照」,另一個則是「移動」。



特別是現在是影像世代,很多人習慣在旅遊時的用餐時刻都先讓相機先吃,人再後吃。然而在日本的壽司文化中,拍照食物本身還算是可以接受的新世代文化。然而拿食物當拍照時的擺飾工具,而且時間過長,錯過了師傅細心準備食物時認定的最佳賞味時限,對於壽司餐食而言,是非常不尊重食物的文化地雷。



此外,一般入座壽司吧享用餐食時,有不少遊客移動了放在壽司檯上的壽司餐碟,這其實也是在日本壽司文化中對於壽司師傅「大不敬」的行為地雷!特別是當大廚親手將壽司一一遞到你面前時,應該立即將壽司接拿起享用,因為這是職人對顧客最直接的服務表現。若你將壽司移到桌邊,或讓它長時間放置不吃,等於不尊重食物外,也是對壽司專業的無視,這對廚師來說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我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到東京的銀座一家壽司吧用餐採訪時,日本廚師曾微笑有禮貌地提醒我:「請先享受,記錄可以等後面;此外,在京都一家懷石料理店,當地的女將溫柔地提醒我:「如果可以,用心記住這一刻,這才是最好的照片。」這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而那一刻起,我明白和學習了這些背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在傳遞一種「品味當下的純粹與尊重」的飲食文化。



而關於拍照和打卡,在這個世代似乎已成為旅行的標配,但並非所有地方都適合這樣的行為。除了日本餐廳對於拍照這件事越來越反感外,事實上在歐美國家的飲食文化裡,特別是一些高級餐廳,隨意拍照會被視為對用餐氛圍的不尊重。因此,越來越多歐美國家高檔餐廳會直接明確標示禁止拍照。因為他們希望客人專注於食物本身,而不是分散注意力。這樣的規範,雖然看似有些嚴苛,但也提醒我們放下手機,真正感受當下的味覺與空間,不是嗎?



而在餐廳之外,日本和歐美國家,尤其是德國、法國、澳洲和美國等地,對個人隱私的重視程度非常高。特別是在公共場所中,拍攝陌生人(尤其是小孩)可能會讓當地人感到極度不安。在一些歐美國家,父母對孩子的隱私尤其敏感,他們甚至會直接要求刪除拍攝內容;而在美國,如果未經允許而私自將照片公開在自己的網路社群媒體上,即便對方只是背景的第三者,他們也有權利控告你侵害私人隱私權,讓你吃上官司啊!之前我們受邀參加泰國觀光局的媒體採訪活動,當時便有位台灣的女性部落客特別愛偷拍歐美遊客的渡假照片以博取網路吸睛,後來就收到了遊客直接向泰國觀光局總部投訴,差點釀成國際事件。因此,在任何地方,當我們想要拍攝人像時,請記得提前徵求對方的同意。當對方微笑點頭時,那種心與心的交流,遠比照片本身來得更有價值,也不會誤踩了他人的文化地雷。


至於在台灣人最愛旅遊的友好國家之一的泰國,和尚僧侶是非常受到敬重的社會階層。因此,除了處處必須禮讓他們外,不得隨便和他們有肢體上的接觸,特別是女性,連座位也不得跟他們一同比鄰而坐;在中東等地穆斯林國家,女性穿著不合規範的服裝可能會引起爭議。而在印度教盛行的地區,拍攝聖河邊的火葬儀式更被視為不敬行為。此外,文化與政治也是旅行中極為敏感的話題,容易造成文化地雷。特別是不恰當的評論可能冒犯當地人的自尊,例如,對法國人來說,批評法國飲食或強調英語文化的優越性可能被視為無禮;在越南或韓國等國家,提及與過去殖民歷史相關的話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不過,這些文化地雷的背後,其實並非單純的規範,而是一種對生活哲學的延伸。無論是壽司吧中的細節,還是對拍照隱私的重視,這些都在傳遞當地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與對彼此的尊重。當我們用謙虛的心態去接近這些文化,旅行便不再僅僅是一次移動,而是一次理解與學習的機會。



所以,下次旅行時,試著放下那顆急於記錄的心,細細品味當地的規矩與禁忌。在每一場文化的邂逅中,我們會發現,那些看似麻煩的「地雷」,其實是打開一扇文化之窗的鑰匙喔!


*** 以上照片拍攝均已取得當事人和場地與店家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