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化老街那頭的武德殿是命運安排的浴火鳳凰,那老街這頭的「街役場」,則是在命運中來去自如的轉運手!更重要的是,它不但是目前在彰化以南唯一保存下來同質性歷史古蹟,還是深受歡迎的人氣餐廳喔!
街役場這三個字許多人對它並不熟悉,其實它是日治時代的「行政中心」之一。當是在地方政府組織的規劃裡,分為州、縣、廳等為一級行動政單位,而市和郡的行政單位名稱為「役所」。接下來差不多等同現在鄉鎮區公所等級的街、庄、區等行政單位,便以「役場」為稱呼,因此,1934年(民國23年)成立的新化街役場就是由此而來。
相較於台灣其他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街役場,新化街役場的建築結構和造型較為與眾不同。其中單是採圓弧形門廊設計和帶有歐洲晚期文藝復興戲院風格的入口處,在線條和格局上便跳脫出一般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物制式的造型和工法,獨樹一格。而細看之下,洗石子搭配窯燒十三溝面磚的複合式組合,線條簡潔流暢中有著東、西工藝結合的精巧和藝術感,十足典型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算是台灣建築裡兼具時代意象和藝術美學上相當不簡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整體結構和細節都保存的相當完整,也無怪乎在2001年中華民國文建會舉辦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一舉拿下第四名的殊榮,隔年更正式公告為被保護的歷史建築。
新化街役場的外觀造型了得外,內部的空間構築也很有特色。整個主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材,屋面則為木桁架覆瓦。入口處的玄關由兩圓柱界定門廊,其後為半圓弧的空間設計,而入內後則是樓中樓的大型空間。由於街役場現在是古蹟轉換成餐廳的活化開放空間,除了一些角窗不規則的空間被善用設計成小開放包廂外,這裡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則是閃著藍光的玻璃地板設計。雖然乍看之下有些突兀,然而在氛圍上,帶有現代復古和時空穿越的混搭風情,卻是營造的相當迷人。
倒是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玻璃地板,靠近一瞧,會發現在玻璃地板下別有洞天啊!原來,新化街役場自戰後起一直為地方鎮公所所在地,直到1996年(民國85年)鎮公所遷到中山路新址後才成為閒置空間。1999年因為都市計劃中的「廣停二地下停車場」準備施工,新化街役場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還好當時的台南和新化對於古蹟保存的意識相當重視,在學、政、藝和鄉親們的通力合作下,最後於2000年5月以「移屋的方式」,1500人合作乾坤大挪移,將街役場用陸上行舟的方式整個移置300多公尺外的忠孝街青果市場停車場暫放,待地下停車場完工後,2002年3月再移回原址。整個搬遷過程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紀錄,也是台南建築文化的盛事,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創舉,設計師巧妙的將當年的纜繩放至在玻璃地板下,也將部分斷裂的纜繩掛在牆上當紀念裝飾。正因為這「出走」又「回歸」的歷史事件,不僅讓新化街役場在古蹟價值上有了其他街役場無可比擬的獨特性,也贏得了「會走路的房子」的美名!
至於我自己則特別喜歡傍晚時分的街役場,坐在戶外的露天座位,看著十字路口往來的繁華,然後緩緩迎接夜幕降臨。在那乾淨帶亮泛藍的天空襯托下,隨著光影的移動和變化,可以在流動的時間裡感受到街役場的獨特之美。那美,是帶著些許文學綽約的美,更是過盡千帆的時間對話之美。好生享受。
Info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500號
電話:(06)590-5599
時間:11:00~22:00(週一休館)
門票:免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