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和家人到了曼谷小旅行。由於我的姪女對料理特別的感興趣,大學畢業後在新竹的義大利餐廳工作掙了些學費,然後遠赴美國紐約知名的餐飲學院攻讀法式料理,最後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相繼被紐約和新加坡米其林一星的餐廳聘為廚師。只是,她所學的廚藝以西方料理為基礎,加上現在流行的創意料理和分子技法,在廚藝的技術層面確實令人亮眼。然而在文化層面上的深度和廣度,卻是大量的流失,特別是對於我們家的「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她所理解的非常有限外,更不用說寄望她將西方所學的料理技法帶入傳統客家美食的發展上了!令人感到憂心。
老實說,我自己從事美食、旅遊研究20多年,也經年參與國內外對於美食「時尚潮流」和「飲食文化」的寫作和評審,更曾經為了研習泰國料理幾乎把泰國從北到南的料理教室走過一遍。然而,每每在品嚐到一份令人激賞的美食饗宴,又或是討論到國際飲食文化的傳統和經典流傳之作時,心中總是有一份黯然。
當我們都在追求他人飲食文化的美好和吹捧他人的美食驕傲時,那我們對自己的飲食文化了解有多少呢?而感到驕傲的又有那些呢?特別是身為客家子弟,看見自己家鄉的美食,別說是在國際舞台上發光了,就連國內五星級餐廳和高級婚宴都上不了桌,更遑論在國際上被看見。難道,客家美食,又或是台灣料理,真的只是滋味美好的「庶民」小吃美食文化嗎?真的無法和時尚飲食沾上邊,無法在國際舞台被看見和認同嗎?
只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台灣和客家的飲食文化因為遷徙和因地制宜多變的在地食材不斷地融合,並不容易透過文字或圖像的方式,可以在歷史背景脈絡上輕易地完整呈現。此外,我們的美食面臨最大的瓶頸,除了文化面相外,還是該如何和時代的腳步結合,特別在呈現的「美學」上,可以適切又不違背傳統的方式,提昇台灣和客家美食的「五感」精緻度,和不可被取代的「辨識度」啊?
關於這些,我和姪女討論不少,最後在這趟的曼谷美食之旅中,重新翻轉了我們對於傳統飲食文化和現代時尚元素混搭的新視野。而這個最重要的關鍵點,就在於那一天我們到曼谷文華東方飯店前,我們搭BTS空鐵站到碼頭,再轉搭他們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泰式貴族傳統木船,沿著昭彼耶河的河風徐徐,緩緩穿梭新、舊交替的時空景色,那心情的沉澱,讓我們走進了歷史,也瞧見了未來。
我刻意選擇帶家人繞個大圈緩步穿過知名的地標大廳,先欣賞了那充滿歷史味和不可取代的經典擺飾空間視覺饗宴,再留步於大型鮮花檯前,望著那純手工綴飾的泰式花藝美學。此時,只見我的姪女和大嫂對於他們的細緻傳統花藝,頻頻發出:「哇~」的嘖嘖稱奇之聲,讚嘆不已。
隨後我們來到了曼谷文華東方飯店最著名的人氣下午茶餐廳「Authors’ Lounge」,我一反常態不選擇英式下午茶,反而選擇了他們的「泰式下午茶」。當服務人員雙手捧著茶點到我們面前時,我的姪女對於他們選擇「傳統泰國三層式便當盒」為點心食器,而且將原本是不鏽鋼材質的便當盒改成瓷器材質,不但保有原始的傳統文化元素,更將食器的美學向上提升,精緻化和時尚化了傳統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展現出來的文化巧思,讓他們的下午茶在曼谷眾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且還把泰國傳統的經典點心推向國際舞台,讓遊客們讚賞不已。
這眼前展演的傳統文化驕傲和無可取代的辨識度,讓我姪女大開眼界外,更深深地改變了她以往對東南亞料理的觀點。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在回程的渡船上微微笑的說:「叔叔,謝謝你也謝謝曼谷文華東方酒店的下午茶,你們讓我上了一堂非常寶貴的文化課程。我想,我要重新看待和理解我自己的客家文化驕傲了!」